科普志愿服務
暑期助學支教志愿服務活動
讀書分享會走進塔水鎮七里村
文明新風遍安州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7月2日,安州區黃土鎮喇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傳來一陣陣優美的歌聲。
“每月2號大家齊聚喇叭大舞臺,群眾唱主角,演出連人心,用一方小小的鄉村舞臺曬出新風采。”黃土鎮組宣委員周倫表示,以前村民們不是串門聊天打牌,就是在家看電視,現在遍布全鎮的文明實踐站點有活動室、棋牌室、圖書閱覽室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這里讀書、下棋、健身,不僅豐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村民素質,改善了村風民風。
城市,因文明而溫暖;文明,因實踐而升華。今年以來,安州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為補充和延伸,根據轄區不同的文化特點、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鮮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一場場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一次次貼心惠民的志愿服務、一幅幅不斷延展的文明新風畫卷,猶如一束束光芒,浸潤著百姓心田,也折射出文明安州的溫度、深度和氣度。
□綿報融媒記者安崢文/圖
理論宣講有聲有色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只要堅定信心跟黨走,日子就會越過越好。”連日來,黃土鎮組建的“紅喇叭”宣傳隊走進田間地頭與村民們交流。這讓芋河村的村民鄭興蓉明白了,自己雖然是個種地的農民,但是也有大靠山。“之前聽那些宣講理論,覺得很枯燥我們提不起興趣?,F在他們在我做農活時跟我拉家常,談變化,講政策,原來聽不懂不愛聽的理論都明白了!”鄭興蓉告訴記者。
連日來,黃土鎮“紅喇叭”宣傳隊由黨員干部、基層村干部組成,一直以來,宣傳隊堅持走進田間地頭、敲響村民家門,深入全鎮15個村、3個社區,走街串巷,深入田野,緊抓群眾關心的醫保、防災、農業、用工等要點,多渠道、多方式與居民面對面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
推動黨的新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首要任務。今年以來,安州區繼續充分發揮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作用,落實“1+N”點單式宣講體系,由區志愿服務總隊“美麗花城”新時代理論宣講團牽頭,下設文化文藝、“薪火”青年、“安州老兵”、“家庭醫生”、“理響巴蜀”短視頻等22支特色志愿者宣講隊伍,形成了縱貫區、鎮、村三級的理論宣傳“矩陣”。
近千名宣講團成員既有專家學者,又有黨員干部,還有道德模范、致富能手等,他們或講政策、講發展,或講技術、講方法,或談感想、說體會,用接地氣的語言、有溫度的方式,把黨的理論政策真正送進群眾心里。
群眾愛往哪去,哪里方便群眾聽,就在哪里宣講。“美麗花城”宣講團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六講”志愿服務中,通過快板、三句半、相聲、金錢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送去家門口的“精神大餐”,讓黨的新思想、新理論深入人心,讓群眾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一鎮一品”樣板示范提升文明實踐工作質效
有陣地才有根基,有活動才有活力。自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啟動以來,安州區因地制宜成立了1個文明實踐中心,10個文明實踐所,151個文明實踐站,66個實踐點。今年以來,安州區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積極打造“一鎮一品”文明實踐品牌。各鎮積極整合各類資源,挖掘創新典型作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在桑棗鎮棗園社區,有一批熱心調解工作、人民群眾信任的老黨員、老街坊活躍在調解第一線。社區書記姜懷平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孃孃調解隊”共十來個人,她們的工作主要是遇有矛盾糾紛,第一時間進行調解,不能當場調解的立即上報社區。棗園社區的這群孃孃們,用自己特殊的“和事佬”優勢,化解了一起又一起商圈、院落矛盾糾紛,充當著糾紛化解員的角色。
近年來,桑棗鎮創新“棗園大管家”服務品牌,開好社區治理“直通車”,成立“棗園媽咪愛心隊”“棗園馨敲門隊”“棗園雷鋒幫扶隊”等7支志愿服務隊伍,豐富了基層治理經驗。
近年來,安州區以打造文明實踐示范樣板帶動全區整體推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實踐所、站模式。桑棗鎮創建“棗園大管家”志愿服務品牌,探索“一主四化”工作模式,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河清鎮重點打造“富樂樣板”項目,探索實踐“一站九中心”模式,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河清模式;塔水鎮云塔“幫幫團”服務項目,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精準化志愿服務,贏得轄區居民廣泛認可;千佛鎮、高川鄉分別打造“七彩千佛”“五彩高川”志愿服務隊伍,他們的“應急搶險”志愿服務項目,在抗洪搶險和應對地質災害等突出事件中多次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界牌鎮組建“界牌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13支,在各個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社會穩定和諧貢獻了相當大的力量。
為民辦好實事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今年以來,安州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扎實開展各類為民服務活動,搭建好服務群眾“連心橋”。
炎炎夏日,雎水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化身“家門口”的暑期加油站,機關黨員志愿者和學校優秀骨干教師在此開展的助學支教志愿服務活動,受到家長孩子們的一致好評。志愿者們為孩子們帶來精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志愿者還針對孩子們反映的學業困惑,一對一結對幫扶進行引導,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暑期作業。
連日來,塔水鎮持續開展的“文明實踐+消防”宣傳服務也廣受群眾好評。該鎮突出重點提升消防安全處置能力,針對塔水場鎮老街磚木結構房屋多、小商小販密集、道路狹窄等情況,該鎮購買滅火器148個,有序布置在主要街道、背街小巷和獨居住戶房屋外,做好周邊商戶、住戶的消防宣傳,引導廣大群眾進一步掌握消防安全知識,讓安全觀念深入人心。
“目前,志愿服務進社區已覆蓋安州區各個角落,充分發揮了志愿服務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安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鐘述強介紹道,今年以來,安州區志愿服務總隊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五大任務”,積極培育特色志愿服務項目、打造志愿服務特色品牌。“紅色文藝輕騎兵”“健康天使”“安州名師”“安小志·愛同行”“安安暖夕陽”“守護平安”“清潔鄉村”等特色項目的開展涵蓋了文明實踐的方方面面。
近年來,安州多個志愿服務項目、組織和個人獲得各級榮譽獎項及稱號:“戎耀”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入選全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退役軍人關愛青少年志愿服務項目;安州區“相約圖書館溫暖志愿行”志愿服務項目獲四川省2022年文旅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四個一批”優秀項目;“賡續紅色血脈,逐夢新的征程”宣講志愿服務項目榮獲綿陽市首屆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2022年度“全省博物館志愿服務優秀案例”。
編輯:李志